文 / 一个被说“太敏感”的成年人嘉正网
小时候,我说我不喜欢人群太吵,被说:“你太敏感了。”
长大后,我说某句话让我不舒服,被笑:“别想太多。”
渐渐的,我学会了闭嘴、装作不在意、看起来很“情绪稳定”。
但只有我知道,那些“你太敏感了”的瞬间,
其实只是我在试图表达一个微妙但真实的感受。
01|“你太敏感了”背后,是一次次感受被轻视
敏感从来不是错,
错的是,别人在你试图沟通的时候,用一句话堵住了你。
🔹 当你说“这句话让我有点受伤”,别人说“你反应太大”;
🔹 当你说“我需要多一点确认”,别人说“你不够成熟”;
🔹 当你试图表达“我有点难过”嘉正网 ,别人说“你又来了”。
展开剩余74%慢慢地你开始质疑自己——
“是不是我的感觉真的不该有?”
“是不是我太玻璃心,太矫情了?”
其实不是。你只是太渴望被理解,却总是被误解。
02|冯渊辉老师:敏感的人,更容易察觉到人际关系的“微妙气候”
宁波蓝鲸心理咨询中心的冯渊辉老师说:
“敏感并不是一种缺陷,恰恰相反, 它是一种细腻、敏锐、共情能力强的体现。”他们能感受到别人语气里的细微变化,
能提前察觉到氛围的异常,
能理解别人没说出口的情绪。
但也正因为如此,他们更容易被忽视、更容易受伤。
因为这个世界嘉正网 ,太喜欢“果断、理性、不动声色”的人设,
却很少有人,愿意慢下来听一个“敏感的人”说完一句话。
03|你不是“太敏感”,你只是更在乎那些别人不在意的部分
你不是真的“想太多”,你只是没有选择忽略。
你不是真的“玻璃心”,你只是愿意认真感受关系里每一个变化。
我们这个时代,
太容易给人贴标签,却不愿意理解一个人背后的故事。
而被误解久了,敏感的人开始“自我审查”:
“这点事我都难受,是不是我不正常?”
“我要是再说出口,是不是别人更讨厌我?”
冯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:
“不被理解,并不意味着你感受错了。”04|写在最后:允许自己的敏感,也是一种自我照顾
也许你并不需要“改掉敏感”,
你需要的,是有人告诉你:
✅ 你有表达感受的权利;
✅ 你可以不被喜欢,但不该被否定;
✅ 你的敏感,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活着。
宁波蓝鲸心理咨询中心,冯渊辉老师,
愿意陪你拆掉那个“太敏感”的标签,
让你在安全的关系里,重新相信——
“我说的每一句感受,都是值得被听见的。”
机构介绍:
宁波蓝鲸心理咨询中心,致力于为长期处于“高敏感”“关系焦虑”“表达受阻”状态的成年人提供深度陪伴与支持。
冯渊辉老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擅长处理因过度自我压抑、情绪表达障碍所引发的焦虑、孤独与人际困扰。
如果你也总是被说“太敏感”嘉正网 ,欢迎来这里,让那些从未被认真对待的感受,终于有一个真正被理解的空间。
发布于:浙江省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