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 闻期配宝
报 道
“水墨寥寥绘世情,长衫礼帽伴猫行。打油诗里说今古,笑对人间破事轻……”
当八月的晚风拂去白日的燥热,青岛方所艺术区的暖光里,一场关于诗、画与生活的邂逅悄然启幕。8月22日晚,“夏日里的一只猫”老树画画图书分享会在此举行,知名画家老树画画(刘树勇)携《消夏册》《猫》两部册页作品,与摄影家孙京涛一同,为现场读者编织了一段浸润着烟火气与哲思的夏日时光。
嘉宾介绍
老树册页·夏系列新书分享会
作者:
老树,本名刘树勇,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,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,上世纪80年代中期,开始致力于视觉语言与叙事方式的比较研究,广泛涉及文学、绘画、电影、设计、书法等领域。90年代中期以后,转而关注中国当代摄影发展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。目前,主要从事影像的媒介传播研究和具体实践。2007年,重拾画艺。著有《花乱开》《在江湖》《四季》《作品的背后》及《老树日历》《老树册页》系列广受欢迎。2011年以“老树画画”为名在微博发布图文作品,收获超255万粉丝关注。
作者 老树(李延翠 摄)
特约嘉宾:
孙京涛,著名摄影家,资深图片编辑,策展人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,法学硕士学位。现任大众报业集团图片总监、高级记者,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,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。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、中国首届图片编辑最高奖“金烛奖”、山东新闻奖(多次)等奖项。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获得者,首届山东签约艺术评论家。出版有《黛安·阿勃丝传》《单独的声音》《中国故事》《父亲的村庄》《纪实摄影:方法与探索》《隐秘的结构:图片编辑方法》等专著。
特约嘉宾 孙京涛
老树笔下的夏日哲学
老树册页·夏系列新书分享会
关于慵懒哲学:我们向往的松弛,早已被猫写进了日常。
分享会上,老树画画的话语如他的画般,满是随性与深意。他说,册页不是单幅画作的简单拼凑,而是藏着叙事脉络的“纸上故事”。《消夏册》便是他写给夏日的散文诗——墨色里,有“吃茶看云过”的闲淡,有“种菜盼雨来”的质朴,有“看书忘时辰”的沉醉,寥寥几笔,便将夏日的燥热化为心间的清凉,让人想起老院竹椅上的蝉鸣,想起井水镇过的西瓜甜。
雨后寂寂河岸,一人独自徘徊。
满目萋萋青蒲,有风徐徐吹来。
而《猫》册页,则是一场关于“慵懒哲学”的演绎。老树笔下的猫,从不是乖巧的宠物,更像生活的旁观者:有时蜷在窗台晒着太阳发呆,仿佛把“躺平”二字写进了骨子里;有时抬着爪子打量人间,眼神里满是戏谑与疏离,像在调侃都市人的奔波与焦虑。“猫懂生活的分寸,它不追不赶,却把日子过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。”老树的话,让现场不少人会心一笑——原来我们向往的松弛,早已被猫写进了日常。
周末闲无事,就爱宅在家。
吃碗方便面,隔窗看梅花。
世界总嫌太热,心中真想骂娘。
平生所求无多期配宝,只需一片荫凉。
关于创作灵感:“每天经历的事,我是这么来画画的。”
关于创作灵感,老树告诉记者,他的创作主要以自身生活经历、日常所见、所思为题材,关注人性共通的情绪,以自身经历引发大众共情。
分享会上,老树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,“我好长时间不来青岛了,我想海边风一吹指定很凉快。结果昨天我一下火车,差点把我闷回火车去了,又湿又热!这种感受我就想,可以画成一张画——青岛行把我差点热死了,这个就很有意思。”老树说,“你看,这就是大家的认同感,不是想象,就是每天经历的事,我是这么来画画的。”
现场,老树以自己的作品为例,跟读者们分享了创作的三层逻辑。“大家最熟悉的叫现实逻辑,直观地讲就是‘他’觉得你画的猫像不像真的猫;还有一种逻辑,叫内心逻辑,‘他’说我画的是我心中的‘我’;第三层是视觉逻辑,就是我画的一个人坐着或站着的时候,老觉得脚底下缺点什么,哎我正好画了一只猫,好像跟人之间还有一种互动,正合适。”
老树的画作中,用色可谓鲜明而独树一帜。关于用色特点,老树告诉记者,由于没受过专业训练,他基本是靠感觉用色,画画时有时会刻意追求“鲜艳”,从而让画充满生气。
天地本来无事,纠结只在人心。
以为有分有别,其实无古无今。
关于画作“温度”:没有复杂的技法,却能击中人心。
特约嘉宾孙京涛则以摄影家的视角,解读着老树画作里的温度。他说,老树的画没有复杂的技法,却能击中人心,正因画里藏着最真实的生活: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,是对“慢下来”的渴望,是于平凡中寻得的小确幸。两人一唱一和,时而幽默调侃,时而深情分享,现场的空气里,满是艺术与生活碰撞出的温柔火花。
老树与孙京涛深度对谈,与读者分享生活感悟。
在聊到老树画作、诗作时,一旁的孙京涛则含笑接话,风趣点评道:“老树的字里头藏着股童趣——是那种幼儿园大班生般的天真气。信手题几句打油诗,自在抒发胸臆,让人看了就会心一笑。”他略作停顿,幽默自嘲:“可惜我是搞摄影的,笔墨上凑不出一句半句,接不上他的茬啊……”话音未落,现场早已笑声一片。
分享会现场气氛温馨,每个话题总能引发会心一笑。
谈到猫,孙京涛却调侃自己其实不喜欢猫而更喜欢马,他认为,“猫是一种多元性的动物,我们人类驯服了太多动物,但唯独没有驯服猫,但猫又给人一种被驯服的假象,‘你’却永远是它的‘奴隶’……”没有迎合、只有文化人之间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和广博见解,低调对话又相互欣赏,于灵魂深处相互碰撞。这种交流似乎可以跨越山海,永远不拘一格。
凝神倾听,处处是共鸣。
关于人生哲学:少些执念,多些随遇而安。
在回答主持人的提问时,老树以他一贯通透从容的语气说道:“人这一生,不过是回归自己,解决好自己的事,享受生活,娱乐自己。”言语淡然却字字沁人心脾。
互动环节中,读者们的提问如夏夜里的星光般闪烁。有人问创作灵感从何而来,老树笑着说:“从菜市场的烟火气里来,从傍晚散步时的晚风里来,从偶尔的发呆与胡思乱想里来——生活本身,就是最好的素材库。”有人问如何像画里那样活得通透,他则轻声道:“少些执念,多些随遇而安,把日子过成‘吃一碗面也香,看一片云也乐’的模样,就很好。”
摄影家吴正中与读者分享他与老树、孙京涛相识以来的趣事。
分享会上,著名摄影家吴正中老师也来到现场,在提问环节向读者朋友们分享了许多他与老树、孙京涛相识以来的趣事。
活动尾声的签售环节,读者们手捧着《老树册页:消夏册、猫》,在暖光中有序排队。这套限量版水墨画册页,用特种纸还原了笔墨的细腻肌理,70幅诗画相映成趣,既有收藏的珍贵,又有日常翻阅的治愈。有人在扉页写下对生活的期许,有人请老树画上小小的随笔,每一笔签名、每一个小画,都成了一份独有的纪念。
读者们手捧着《老树册页:消夏册、猫》,请老树签名留念。
当夜色渐深,分享会落下帷幕,走出方所的读者们,手中捧着册页,脸上带着笑意。这场“夏夜”里的相聚,不只是一次图书分享,更是一场心灵的疗愈——在老树的诗画里,在与猫的“对话”中,人们暂时放下了生活的忙碌,寻得了一份久违的松弛与平静。就像老树在画里写的那样:“夏日悠长,有书有猫,便是好时光。”而这个夜晚,无疑就是这样一段值得珍藏的好时光。
小“树粉儿”们,排队请老树签名留念。
老树和孙京涛“夏日里的一只猫”新书分享会圆满落幕。
关于老树册页
老树册页·夏系列新书分享会
内容简介:
收藏级制作,当代生活美学典范。
这是一套以消夏和猫为主题的、以传统册页艺术为载体的文创产品,更是一套达到收藏级的限量水墨画。这套册页里的诗和画,全部是老树画画的原创典藏作品,诙谐文字与写意画面相映成趣,形成独特的情感独白和审美意境。本书以收藏级的制作,让观者在案头方寸间体悟“人间烟火最抚人心”的生命真谛,堪称当代生活美学的典范。
“别册”是一套以传统册页艺术为载体的文创产品。
文章来源:大众·半岛新闻
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蕾
摄影/迟红武
部分图片由老树画画公众号提供
夏日烂漫·生活雅意
更多精彩内容(点击图片进入)
“把小树种在朋友圈”
分享老树老师最新画作
作品购买·合作咨询
添加小树微信不走丢
点赞|分享|收藏
传递生活的诗意
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